上次走完【大屯山】,心中就決定下次要走對面的【小觀音山】。
爬了許多文,發現【小觀音山】,有陵線、有景觀、有挑戰性,是一條非常值得一走的路線。
如何走? 就好像有點複雜了,網路上的描述 有人反時鐘走,有人順時鐘走, 有人停在山腳下的鞍部停車場,有人停在山上的電視發射站旁, 有人說主峰的基石在管制的營區中,無法摸到,有人卻又摸到了 眾說紛紜,甚麼樣的排列組合都有 ... 最後的決定是,停在山腳下的鞍部停車場,反時鐘走。 陰錯陽差之下,結果是停在山上的電視發射站旁,順時鐘走。 真的是,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。 |
![]() |
而在爬文的過程中,發現了一張由山友 Peter 製作的 "大屯溪古道路線圖"
(下載網址)。 研究了一番,才知道要走的只是整個【大屯溪古道】的右下角一小塊而已,當時就對有人能夠這麼有耐心的畫出這樣的地圖充滿了尊敬,但也充滿了質疑。 而在整個登山過程中,對照這份地圖,心中充滿了驚訝,大到山頭和叉路,小到每個地標 (基石,土調圖根點、和防迷標誌),細到平常人不會注意到的小溪溝 (現在都沒有溪水,小溪溝只留下了石頭溪床。若不是常來,如何會注意到有這些東西),鉅細靡遺,無一遺漏。夠神的!!! |
|
登山
登山入口在戰備道的盡頭,軍營門口的右前方。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jDVktX2BTEVz3W9dmXWLD0F5iAQnYS8-MosxV5nRzaB-GFxkUr72xh6lQIl2eAHvRS5OIM1308KJDkMMe6rY-zcHHu1aKZ3dwnKEvRMnUij1Q9ExgwZiUVz-uQnKYkXv0mORxTfHKJ50I/s400/IMAG1898.jpg)
【小觀音山】主峰
到主峰是一段很好走的路,箭竹路,雜草石頭路,和芒草土路輪替,不會感覺走的無聊。
![]() ![]() |
![]() |
最重要的是沿路的景觀非常棒,七星山在側,電視天線群在後,走的是神清氣爽的。
![]() |
![]() |
十五分鐘左右,來到了【小觀音山】的主峰,距離近,景觀好,真的是一段CP值超高的路段。 主峰在一個廢棄崗哨的右邊,十公尺就到了主峰的平台,主峰基石就在正中間,台北市三角點 No. 48 號,標高 1070 公尺。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天氣好視野廣,主峰上有著非常棒的景觀,箭竹草坡像張地毯似的,密密的覆蓋在綿延的山上,看起來是格外的賞心悅目、心曠神怡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jF_7e_knum-Knmkb9UE6jFDsqDMzRuXIbqp8Obxm9e3vPRrq-35kN51LFUs7NDU9OiJ3WDt_72o9u9QtSN4DIFy1dl6nBWqfZ_a4CsXnMV_a4_m1Q1uzTO_npOuPO5LQ-R_CsAfBzMvKA/s1600/IMAG1737.jpg)
【小觀音山】北峰
到北峰的路,沿途都是比人高的箭竹林,很難想像,從遠處看到的卻像是一片柔軟的綠色大地毯。
看似遙遙的北峰,十分鐘不到就到了。就像其他網頁的描述,沒有基石,沒有地標,周遭的景觀也還好。
![]() |
![]() |
北峰頂的視野比主峰要開闊,只是雜草過高,要站到石頭上才能眺望周遭的群山。
在山上的時候,自己很清楚遠處的每一座山,如數家珍的念出每一座山名。
等到仔細研究了陽明山裡的群山的方位和方位,反而完全不知道在山上所看到的哪些到底是甚麼山了???
看來必須再來一次,好好的對照一下。
突然搞不清楚後方是甚麼山了? ![]() |
一樣的,不清楚後方是甚麼山了? ![]() |
出發點的電視天線 ![]() |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hnPAfoEATm67t2HsPBLfCp1sMQs6csNhJU7AJNzS7tE8eSRLoYcl8kxAZZyiQ2ZU28eah2XU15W_U5OYyR3XLowXeDrOlH5-ANDZzfOV-xV2aWiC-XwU5OR5cVN80qA0kD41_WM3r6jRA/s1600/IMAG1761.jpg)
北北峰和【菜頭崙】
北峰旁邊就有一個三叉路口,繼續走,可以到北北峰和【菜頭崙】,往左邊下坡前往大屯溪古道,可以接到西峰。 網路上說北北峰和【菜頭崙】沒甚麼看頭的,到底要不要去?掙扎了一下,最後還是決定去了。 ![]() |
![]() |
到北北峰和【菜頭崙】的距離不長,只是路變窄了,人都淹沒在箭竹林中。 | |
![]() |
![]() |
兩個地方都被高高的箭竹、雜草和樹枝所籠罩,沒有甚麼景觀。
唯一可以看的是,在【菜頭崙】回望【小觀音山】的主峰和北峰。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jyVBxuABPn1qAi7GIoAgIoMh2oSCs2lZ8pBhfka-i0MHE_ww0ke9eZdItMaX0a5N3tog3U5L1YMVNaFDJo4Kp5-c7bRa7QiITDlwdp3QIZVYO0T9XmL2e5SHdtreHt0CZ4frnmpPF9pOY/s1600/IMAG1784.jpg)
【小觀音山】西峰
往西峰,先是一段大約50分鐘陡降的路,走到谷底,緊接著是大約70分鐘陡升的山路,兩段路都不是特別的難走,但是陡降陡升,也需要一些體力的。
入口處在剛剛往北北峰和【菜頭崙】的三叉路口,路標標示的是往【大屯溪古道】。一開始就是陡降的路,沒有喘息的時間。
![]() |
![]() |
接下來就是由三種路型組合,"攀著繩索的陡降路","崎嶇不平的石頭路",和 "密不透風的箭竹林路"。
![]() ![]() |
![]() |
最後來到了山谷底,一個不大的平台,中間立了一個「防迷標誌3」的木樁。往西峰的路在右後方。![]() ![]() |
![]() |
果然後面的路,除了都是不斷的上升路段,多處都需要借助繩索攀爬,體力的消耗是一大考驗,而沿途的地上也有多處是溼滑的,非常的不好走。
而最後一段路,因為都沒有登山隊的清除,路都躲在密密的草叢中,幾乎是看不到路在行走。
|
|
|
|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差不多走了一個小時,終於來到了山頂,也就是地圖上所標示的「巨岩」。 山頂上有許多巨大的岩石,中間有一個「防迷標誌5」的木樁,後方更有一個「此路不通」的木樁。 而在一棵小灌木上,掛了一個小告示牌,寫著【北竹子山】,海拔 1053公尺,還特別註明無基石,幽默。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這時,山頂被大霧所籠罩,幾乎看不到甚麼景觀,很可惜。找了一個大石頭,稍做休息,並吃了一些東西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從【北竹子山】到西峰,都是走在山上的大石堆中,途中也看到許多很特別的植物,將許多的巨石都包覆了。![]() |
![]() |
一會兒功夫就到了西峰,沒甚麼,一根「防迷標誌6」的木樁和一個圖根點,寫著【小觀音山西峰】,海拔 1043公尺,比【北竹子山】低 10 公尺。 為什麼不是將【北竹子山】命名為【小觀音山西峰】?? ![]() |
![]() |
一樣的,因為有著大霧的籠罩,景觀不是很好。 記得別的遊記提及,西峰上的景觀非常的棒,幾乎可以看到所有陽明山公園裡面每一個山峰。 看來要找個時間單獨來西峰走走,就只有西峰。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結束了西峰,不到20 分鐘就到了戰備道,中間還看到最後的一根防迷標誌木樁。 只是,出口的地方是從一個反光鏡旁鑽出來,不細看,絕對不會知道這裏有一條山路,也和別人的出口不一樣。 ![]() |
![]() |
後記
做了一下功課,陽明山國家公園中還真多山,下圖中,
紅色實線是已經走過的,
藍色虛線是還沒走過的,
綠色線路是「陽明山東西大縱走」的路線,據說要走12個小時。這應該是終極目標了。
還有一堆不高,但都有人走過也寫了遊記的山,如【山豬湖山】,【雙溪山】,【黃領埔山】。。。。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hCr7U06SRDIjtxpKClFe6n3jHv8nWw8e_Zko5zrZUOrqapJbXJtQXsOLD2hOawYexbbnzLV3ajizqN8V4gT6602o0yzaZSg0pmh5jgTO0obdNy8jU8UQbwGW9IMQ8svY2ptLFypIUhjbQ/s1600/YMS+0623.png)